近几年,作为零售行业的排头兵,服饰业一直不被看好,在购物中心的地位也日渐被其他有趣的体验式业态取代。然而,时过5年,一直被唱衰的服饰业,似乎有了复苏之势。
据调查,2017年100家百货商品零售额同增2.8%,其中服装零售额同增4.3%,零售额增速及增速的同比均高于整体零售,结束了此前长达五年的增速下滑态势。
今天,小编为大家盘点了13家中国本土服饰品牌2017年的业绩,并分析了它们去年在改革上做了哪些变化,以及它们2018年的发展策略与目标。
01
李宁
国货崛起,总收入超88亿元
2017年,李宁公司总收入人民币88.74亿元,同比上升10.71%;整体毛利41.76亿元,同比上升12.72%;经营利润为4.46亿元,同比上升15.52%。
核心品牌“李宁”占企业总营收比例达99.7%,包揽了88.19亿元的营收,鞋类和服装分别占49.3%、43.8%;
其他品牌收入为5472.4万元,同比减少39.1%。
在国货界,李宁去年的风头一时无两。今年2月,李宁在纽约时装周的亮相,艳惊四座,令人对国潮充满期待。
“断臂”关店178家,发力李宁Young
去年,李宁在不停关闭改造低效以及亏损店,根据财报,李宁去年在中国的门店关闭178间(与2017年初相比)。
一边关店的同时,李宁还在不断优化开一些新的体验店铺,走“大店”路线。
去年5月中,李宁在上海世博源开了一间集装箱式建筑的全新体验店:一改以往运动风,涵盖900个SKU;
与韦德之道联手,合开专卖店互补拓流:2017年初李宁韦德之道5"全明星"开售时,线下门店出现了抢购热潮。
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2017年,针对童装市场,李宁公司对原有李宁KIDS进行品牌重塑,升级为李宁YOUNG。同时锁定3-14岁的青少年为目标消费群,针对不同年龄段,设定两条产品线。截至2017年末,李宁YOUNG在全国26个省份已开业销售点173家。
2018年新开200多家店
李宁透露,预测2018年电商业务的占比将上升超20%。2018年,李宁预计还会再新开200、300家线下门店,并且仍将以单店店效的提升为核心,持续改造李宁渠道效率及形象,以零售效率为导向对主力零售店面进行有效改造。
02
拉夏贝尔
营收超89亿,去年疯狂开店
已在全国布局近20个品牌的拉夏贝尔,迎来了历史最高水平的营业收入。拉夏贝尔称,公司收入的增加主要由于专卖渠道及在线平台收入的增长所致。
营业收入89.99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5.2%;
营业利润达到7.38亿元;
公司权益持有人于应占利润为4.99亿元,比上年同期减少6.3%。
品牌方面:
自有5大女装品牌收入占比由 84.5%降至 82.7%;
两个自有女装品牌LaChapelle和Puella品牌贡献销售占比最高,合计占到销售总额的45.2%,但比2016年的50.1%下降4.9个百分点;
男装、童装以及投资合作品牌收入占比稳步提升。
上市融资,疯狂开店
2017 年 9 月,拉夏贝尔于上海证券交易
[1][2][3][4][5][6][7]下一页